2018德國行
十月份底的德國八天七夜之行, 拖了快兩週的時間才寫上來
晚間由桃機出發, 搭的是荷蘭航空
搭了11個鐘頭的時間至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轉機, 轉機要等上3hr, 所幸這裡還蠻好逛的
機場還有些蠻好玩的東西, 深深覺得這國家還蠻有創意的
抵達柏林已是中午的時間, 轉機的代價就是耗時間, 共花了19小時才到目的地, 第一印象是德國的巴士, 它真的屌打台灣的bus, 乾淨, 舒適, 而且剛性優良, 這幾天的旅行都靠它了
德國的第一份午餐, 傳說中的德國豬腳,不知道會吃上幾餐
吃完午餐後下午散步至德國國會, 11月份的德國氣溫約5-15度, 這種溫度還在適應中, 這進去是要門票的
這裡過去是威瑪共和國的共和會議會址, 二戰遭盟軍轟炸損毀, 於90年代兩德統一後恢復
二戰時照片, 德國的重建是一條很漫長的路
屠殺紀念碑, 紀念遭受納粹屠殺的少數民族
紀念碑內部
柏林重要地標, 被譽為德國凱旋門的布蘭登堡門, 見證了德國的興衰史
布蘭登堡門(德語:Brandenburger Tor)是柏林的象徵,也是德國的國家象徵標誌,它見證了柏林、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的許多重要歷史事件。位於柏林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門高26米,寬65.5米,深11米,是一座砂岩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設計者是普魯士建築師朗漢斯
納粹時期的布蘭登堡門前景
布蘭登堡門門頂中央最高處是一尊高約5米的勝利女神(希臘神話中的尼刻)銅製雕塑,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
大門角落
猶太紀念碑, 在柏林很難避免這些site, 這些的建立是要讓後代了解他們過去所犯的錯誤,並且致力於能對世界有所貢獻
前往柏林博物館島Mmseumsinsel
Humboidt Universitat
柏林四所大學中最古老的大學。 從1828年到1945年關閉,它被命名為Friedrich Wilhelm大學 ( 德語 :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1949年,它重新開放,並在此時更名為“柏林洪堡大學”( Humboldt-UniversitätzuBerlin )。該大學分為九個學院,包括與柏林自由大學共享的醫學院,學生入學人數約為32,000人
Neue Wache
崗哨(Neue Wache),現又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位於德國柏林市菩提樹下大街北側。由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所建造,始建於1816年,為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1818年完工,最早曾作為普魯士王儲所屬部隊的崗哨,自1931年開始作為紀念館使用。1993年新崗哨被重修並更名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戰爭與暴政犧牲者紀念館」。東德的紀念物被移除,並在中心放置有凱綏·柯勒惠支雕塑的「母親與亡子」的放大版,是一個母親抱著死去的孩子雕像。雕像被直接放置在天窗下方保持露天狀態,暴露在柏林的雨雪中象徵二戰中平民遭受的苦難。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德國歷史博物館 ,以縮寫DHM而聞名, 它定義為“對德國人和歐洲人共同歷史的啟蒙和理解”的地方。 被視為柏林最重要的博物館之一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
柏林大教堂建於1895年至1905年。早在1465年,柏林大教堂的現址附近已經有一座教堂,當時是霍亨索倫王家宮殿的一部分。1894年,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下令拆毀這座教堂,並由尤利烏斯·拉什多夫(Julius Raschdorff)重新設計建造了帶有文藝復興式風格的柏林大座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柏林大教堂遭到盟軍轟炸並發生火災,圓頂被大火燒毀並落入地面。戰後人們搭起臨時的圓頂來保護大教堂。修復工作從1975年開始。1993年教堂重新開放。
Pergamon museum
興建於1910年到1930年。佩加蒙博物館包括古典收藏、中東博物館,以及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其特色是收藏原尺寸的紀念性建築物。博物館每年有100多萬人次參觀,為德國訪客最多的博物館。
時差的關係, 下午已經想睡了, 不過看到這麼誇張的典藏一定要撐住...巴比倫 伊什塔爾城門 為巴比倫城牆之一
米利都市場大門, 建於約西元120年,約有17米高、29米寬 米利都 (Μίλητος)是位於安納托利亞西海岸線上的一座古希臘 城邦 ,靠近米安得爾河口。
整修中..所以只看1/3, 期待日後有機會在這邊看光光所有博物館群, 回旅館睡了...好睏
Berlin east gallery
東得土產Trabant , 為東德時期的國民車, 1958年開始量產搭配二行程引擎, 30年如一日, 最後因為二行程汙染問題宣布停產
E36 Touring
到處可見驚奇的柏林街頭
Mercedes Benz Arena
Checkpoint Charlie查理檢查哨
位於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上,是冷戰時期柏林圍牆邊東德與西柏林進出的一個檢查點。該檢查站通常為盟軍人員和外交官使用。從這個檢查哨往北去,即進入民主德國的首都東柏林,反之往南則是進入聯邦德國的西柏林。
撕裂的城市歷史
路上的benz
Konzerthaus Berlin 柏林音樂廳建於1818至1821
受到盟軍轟炸和柏林戰役的嚴重破壞,這座建築從1977年開始重建,並於1984年重新開放,Berliner Sinfonie-Orchestery在音樂廳舉行了一場慶祝音樂會。
無憂宮 Schloss Sanssouci
十八世紀歐洲藝術運動的合成品,結合了當時君主制背景精神下的建築創意與地景設計。君主制建築特色為權力和榮耀的象徵,組成部分包括圓拱、拱頂和圓穹,最常使用的建築材料是磚、方形石塊和混凝土,並會對公共建築做些雕刻裝飾,還以一排排的柱廊組成建築物的正面,從建築物規模宏大、結構堅固看來,建築物的確有某種功利、炫耀目的。
來比錫 st Thomas church 巴哈長眠於此
萊比錫街景, 停在路上的RR
審判之城 紐倫堡
聖羅倫斯教堂
慕尼黑 BMW welt
new 850
˙750 indivisual
M5 competetion
剛發表的M5 Competition搭載與一版本M5同樣為 4.4升V8雙渦輪增壓引擎(S63B44T4),馬力數據增長來到625hp,扭力維持76.5kgm,0-100km/h的數據來為3.3秒,0-200km/h來到10.8秒的實力,整體車身高度比起標準版低了7mm,有助於過彎性能的展現,排氣管也將高亮黑的M Sport排氣管列為標準配備,大幅提升排氣聲浪與外觀質感。M5 Competetion外觀上就顯得稀鬆平常許多,將水箱護罩、車側飾板、後視鏡蓋、小鴨尾以及後保桿的分流器改為亮黑的烤漆,側裙則貼有M5 Competition的飾條,車尾M5的銘牌也從鍍鉻材質換為黑色並增加Competition字樣,讓外觀沒有任何一點鍍鉻的裝飾,搭配20吋輕量化鋁圈和專屬的Frozen Dark Silver車色,展現其的競技氛圍。
M2 competetion
http://tonivillie.pixnet.net/blog/post/462873077-bmw-m2-competition-release
M4
750LD
i8
在台灣幾乎是看不到的F32 435d
1M coupe safety car
M Performance 特別館
BMW museum
BMW art car, 這邊是要購票才能進去的, 可惜當天時間太晚了只能在中庭上觀看這些大師之作
M6 GT3為最新的藝術車
離開BMW總部
晚上參觀慕尼黑市政廳在又濕又冷的天氣中, 此廳建於1867-1908
晚上住宿於Germania Munich
翌日前往新天鵝堡 Neuschwanstein
冬天人潮不多所以上山不需排很久的隊
為十九世紀晚期的的建築, 為國王ludwingII所建, Ludwing II逝世年僅40, 死因不明
自拍刷個存在感
冬天的壞處是到處都在整修等待旺季的到來
堡內禁止拍照, 這大概是唯一可拍的地方
Ludwing II並不是被關在這至終達到童畫般的結局, 其家族為了還債開放城堡付費參觀計畫
國王的城堡至他過世只完成三間房間
經過山區的雪景
Heidelberg
Castillo de Heidelberg
海徳古堡
已經好幾天沒見過太陽
20萬公升的酒桶
海德堡舊城 city view
精品店參觀
於法蘭克福的午餐
going home
留言列表